花木网在线交易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花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栽培技术 > 异叶胡杨个木虱识别方法和防治方法

异叶胡杨个木虱识别方法和防治方法

来源:花木网 作者:小叶子 发布时间:2014-08-14 14:30:10

【概要】异叶胡杨个木虱又称胡杨瘤枝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

       异叶胡杨个木虱[Egeirotvioza sp]又称胡杨瘤枝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

  一、寄主及为害状

  异叶胡杨个木虱南北疆均有分布,它只为害胡杨,经幼苗和定植1-3年的幼树受害最重,苗圃幼苗新梢被害率达80-100%,新梢被害后逐渐枯死,重抽新梢2-3天,致使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初定植的幼树,因新芽几经被害,容易死苗。

  一般胡杨植株幼嫩部位受害最重,被害叶片卷曲,几片被害叶片卷曲在一起呈菊花状。枝条在异叶胡杨个木虱为害处形成虫瘿,有时多个虫瘿连成糖葫芦状,虫瘿附近的冬芽通常不萌发,或形成止芯芽,或长出纤弱的细枝,糖葫芦状的枝条常于第二年枯死。

  二、形态特征

  成虫:越冬代成虫较大,体长约4.0毫米,宽1.2毫米,体色翠绿或浓绿,体被白粉,其它各代成虫体长2.0毫米,宽1.0毫米,体色浓绿或浅绿。复眼红褐或灰褐色,单眼3个呈等腰三角形排列,触角10节,鞭节第1节最长,顶端1节略增粗,具2根刚毛,端部黑色。前翅淡黄色,翅端圆阔,翅脉呈字形。胸足腿节、胫节和和跗节上有排列整齐的刻点,边缘有稀疏的小刺,胫节和跗节第1节未端具黑色端刺,跗节2节。雌虫腹部未端有1锥形产卵器,雄虫有1向上翘起的性附器。

  卵:梭形,长约0.3毫米。基部具短柄,顶端有1根细毛。初产卵白色,渐变为淡黄至深黄色,孵化前可见红色眼点。

  若虫:越冬若虫体长约2.0毫米,宽1.5毫米,背扁平,有卷曲状白色蜡丝,易脱落,体缘有排列整齐的梳齿状短毛。头部褐色,复眼暗红色,触角10节。胸部腹部乳白色,翅芽褐色,紧贴于胸侧。胸足不发达,褐色。腹部翠绿色,未端可向上翻动,滞育若虫长约1.6毫米,宽0.9毫米,胸部稍窄,翅芽外伸,腹部肥大,黄绿或土黄色。

  三、生物学特性

  异叶胡杨个木虱在南疆一年发生6代,以1-4代滞育若虫在一年生胡杨枝条上的虫瘿中越冬。第1代发生期为5月上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3代为6月下旬至8月初,第4代为7月下旬至8月底,第5代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6(发生量很少)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完成1个世代一般需要25天左右。

  成虫由虫瘿内爬出后,先做短距离爬行,数分钟后起飞,交尾频繁。成虫在胡杨幼林中和二年生的苗圃中的发生量,均以第23代发生量最大,时间是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成虫喜在遮荫时间越长,虫口也越多。苗圃内留苗越多,虫口密度越大。

  卵多产在嫩梢顶端和嫩叶上,1片嫩叶上的卵可多达500余粒,卵粒成排或放射状排列,以短柄固定在寄主上,彼此很少重叠。5月下旬始见卵,8月底产卵结束,卵期一般3-5天。

  1-4代滞育若虫在取食时刺激寄虫主组织部增生,增生部分逐渐将虫体包住形成虫瘿,若虫即在其中越冬。虫瘿中的若虫数量不等,11头者占绝大多数,最多的1虫瘿内有12头。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虫瘿开裂,成虫从开裂处爬出。非滞育若在嫩叶、嫩梢上群集为害,不活泼,在嫩叶、嫩梢干枯前极少转移为害。若虫期18-20天。

  四、防治方法

  1、防治重点:胡杨的受害程度一般随树增大而减轻,因此防治重点应是苗圃和定植1-3年幼林中的异叶胡杨个木虱。

  2、防治时间:1年生幼苗应于8-9月施药防治(针对第23代初龄若虫);2年生幼苗应从5月下旬开始,每隔25天施药1(针对羽化的成虫,在其产卵前消灭);定植1-3年的胡杨林应于6月中旬至7月下旬施药2-3(针对发生量大的第23代滞育若虫,在其形成虫瘿前消灭)

  3、使用药剂:除使用常规农药2%速灭杀丁乳油,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外,还可选用以下针对性药剂,22%敌木虱乳油1500-2000倍液,20%梨虱霸1500倍液,20%水胺·高氯乳油1000-1500倍液,1.8%阿巴丁(7051杀虫素)乳油5000倍液。轮换用药,避免木虱产生抗药性。

 

相关商品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市场行情、展会信息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中国花木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