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因城市建设、规划用地政策以及水资源保护等因素影响,加之生产成本上涨,云南昆明、玉溪等地区,满足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花卉的土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花卉产品种类、质量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国内及国外同行业的快速崛起,加大云南花卉竞争压力,也促使生产者不断改进种植模式。眼下,云南鲜切花三种种植模式分化明显。在花卉产业向更高层次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强调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智能化控制的种植模式备受瞩目,有成为现代化花卉产业新业态的趋势。
传统种植依然广泛存在
发展之初,云南花卉生产用地宽裕,花卉种植面积零星分布,土地成本低,种植主体大多从菜农、烟农或其他农作物行业转型而来。生产设施简易,种植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老旧,水肥大多采用人工浇施,种植基质稍作改良后,就地栽种。生产中使用的种苗自繁或小渠道获取,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品种相对单一。其中,切花月季品种至今依旧以“老三样”(‘卡罗拉’、‘黑魔术’和‘影星’)为主,老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容易管理,与简易设施配套。这些基地的生产条件较差,很多没有采后包装车间,田间预冷和保鲜处理欠缺,采摘后,成捆简单包扎后便进入市场销售,待到二次处理时,已过了最佳处理时间。因此,到达终端市场的质量很难有保障。
一直以来,传统种植模式在云南全省占有较大比例。多年来,在灌溉、施肥、包装、种苗等方面虽然有较大改进,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善。此类种植模式,多为家庭式小规模生产,种植面积5亩至20亩,夫妻或兄弟姊妹属基地核心管理者,其生产技术熟练、管理细心,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但抗风险能力差,尤其是遇到突发性天气灾害如洪水、干旱和低温霜冻时,往往要面临巨大损失。
“通海式栽培”规模日渐扩大
企业的进步是推动产业提升的主动力。在生产管理、种植技术方面的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属“云花”主体地位的企业,通过“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的实践,总结出了众多简单易行的做法,其中以通海切花月季的栽培模式最为典型。
该种模式在通海县及其周边推广面积上万亩,其要点为:全采用钢架大棚,亩投入是简易大棚的1至2倍,大棚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施肥灌溉系统健全,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率高。此种栽培模式从切花月季开始逐渐应用到切花洋桔梗等产品上,其中半基质栽培是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种植土壤经过改良,基质和土壤按1:1进行配比,基质大多使用腐植土、农家肥等有机质,生产中产生的枝叶堆沤发酵后再入土循环使用。
该种生产方式优点突出:一方面,切花月季等种苗寿命周期延长至5年左右,而传统种植方式仅3年左右。另一方面,较适合一些优质种苗和新品种的生长,产量较传统种植提高20%左右,病虫害减少,植株茁壮,优质花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因此,在通海地区,采用这一模式种植后,该地区生产的杂色月季品质高,成为这一地区的品牌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通海切花月季栽培场景
环保智能型种植渐成新态势
在前两种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在一些国外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生产过程生态环保,生产环节智能化的种植管理模式被更多的种植者采用,昆明和玉溪发展起了多个这样的种植基地。
这些基地中,有的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后的创新应用,有的则是结合自身实际,综合各方面优点的本土化创新,他们各有千秋,共同点是:其一,都考虑了土地的持续性发展以及生态环保因素,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特征突出;其二,一次性投资,土地政策变动导致基地搬迁的影响因素小,有长远规划。代表性的有云南爱必达公司和林奇公司。前者在省农科院玉溪九溪园区和大春园区建设有1.2万多平方米的高档智能化温室,水肥处理系统完善,灌溉用水循环使用,棚内加温降温、喷灌设施、移动苗床、包装、仓储等设备齐全,生产中的光、温、湿以及病虫害等关键点的监测由电脑控制,预防到位,技术创新点多,如雾化施肥、矮化控制等。此类型大棚每平方米投入1200元左右,是普通大棚的近20倍,是传统简易大棚的26至30倍。这样的设施生产,亩产值高达100万至140万元,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是这类模式的最大特点。
林奇公司晋宁双河乡基地专业化生产月季切花,基地采用进口椰糠代替土壤和农家肥进行全基质栽培,种植墒面配有加温管道,加温材料使用生物质材料。这样的基地,大棚及设施设备每平方米投入280元至300元,月季切花产量达云南省最高水平,每平方米达260枝,是通海月季基地平均水平的2倍。使用类似模式的企业还有云南云秀花卉公司,该公司月季切花、盆花产品质量上乘,设施设备和种植方式带有明显的本土化创新特色,有自主研发的移动苗床、包装机、打刺机、加温系统等。
简易水泥骨架大棚
云秀公司自主研发的月季种苗生产移动式苗床
云秀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地轨道助力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