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基肥要早,追肥要巧”。我们给绿化带、绿岛上的植被施肥时,就要有一定的讲究,还要足够“巧”,学会察“颜”观色”原来本身就长得很好的植被,如果再继续施肥,不但不利于其成长,反而还可能会因为肥料过多,或是单施某种营养元素过多,出现副作用,如引发缺素症的发生,肥害的产生,亦或是造成土壤板结。所以,想通过施肥来取得良好的养护效果,是需要建立在科学施肥基础上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植物所需的氮、磷、钾三要素各起什么作用。氮主要是帮助叶片生长;磷可以促进植物成熟,利于其开花结果;钾可以强化植物组织,促使根系和枝干发育,增强植物抗寒性和抗病性。
根据肥料中这三要素所起的不同功能作用,可施用氮、磷、钾混合肥。其三要素配比可考虑如下:幼苗期以1∶1∶1为妥,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植被根系旺盛,植株快速成长。成株期则要适当增加氮和钾,配比以3∶1∶2为好。 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和了解该场地的土壤状况。依据土壤养分状况来选择施肥。通常缺少什么元素,施什么肥。如红土壤和酸性沙土,其磷和钾元素供应量往往会不足。施肥时,我们就应适时增加磷肥、钾肥。而褐色土壤,其磷、钾供应情况一般又会比红土壤和酸性沙土要好一些,但氮、磷可能会不足,故在该处场地施肥时,应考虑以施氮、磷肥为主,而钾肥则可以不施,或者是少施。
第三,我们在施肥时,还要注意当地气候条件和观察天气情况。如夏季,大雨过后,土壤中的硝态氮会大量流失,此时我们就可以考虑追施速效氮肥。因为在此时施用该肥的效果肯定会比雨前施用大。而根外追肥则最好选在清晨、傍晚或者是阴天进行。雨前,或雨天,根外追肥则无效。在气候温暖而多雨的地区,有机质分解快,宜选用半腐熟有机肥料,但追肥次数就要多一些,每次用量则应少一些。气候寒冷地区有机质分解则比较慢,对有机肥料的腐熟程度要求会稍高一些,但是也不能腐熟过度,以免造成氮素损失。
第四,施肥时还应着重考虑植被品种、特性和长势来科学选用适宜的肥料,配合使用,科学定量,再适时施用,并采取正确、妥当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通常,对于弱苗,我们应重点施用一些速效性氮肥,而对于一些根系尚未恢复生长的移植苗,我们就不应该过早追施速效化肥。
第五,在日常管护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植被在叶色、株形上的异常色相,并分析判断成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一般当植物颜色光鲜且亮泽时,则意味着它们长势很好,此时就不需要过多施肥,但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钾肥。缺乏营养元素时植被通常长势不好,叶片很容易暗淡泛黄,需要及时进行养分补充。补充养分的量不能太大,因为量太大了,容易导致杂草丛生,进而给养护工作带来新的麻烦。
最后,对于一些根系受损伤严重、根系生长羸弱或一些深根性的植被,可以辅助采用叶面施肥的措施。一般在进行叶面施肥时,我们应使用比较容易溶解的肥料。使用时我们应注意不同种类的植被所需的量和浓度是不同的,以免发生药害。叶面施肥通常只是辅助性的,不能完全代替根部施肥。在具体操作时,与根部施肥结合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