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进入苗市低谷以来,加强苗圃管理、培育精品苗木就成了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在痛定思痛后,我们应该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特别要彻底摈弃管理中的一些“低老坏”,即低标准、老毛病和坏习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及顺应行业潮流的发展。
一、惜地恋苗
很多苗农都非常“珍惜”土地,种苗见缝插针,一棵挨着一棵种的密密麻麻,这是惜地。而在管理时,又舍不得将过密的苗子或者次苗扔掉,总想留着卖个钱,这是恋苗。惜地恋苗是个旧顽疾,虽然反复说,但很多人还是没重视起来,导致苗木存量过剩,质量不佳。可以说,惜地恋苗加速了苗市低谷的到来,加重了低谷对苗木产业的冲击。种植过密的苗一般都长势不好,且树型不佳,价格自然不高。
叶子的一位朋友在种植碧桃时,拉大了株行距,种的碧桃不仅品相好,价格高,而且出圃早,在市场上还供不应求。而那些按照传统株行距种植的碧桃,虽然单亩产量多,但价格却很低。算账后,还是稀植合适。虽然产量减少了,但收益却高出了许多。通过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面积里,质量和数量是不可兼得的。
叶子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改变观念。从业者必需要树立品质意识,要明白苗的质量不好,再便宜也没人要,靠量取胜已经不行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种植设计。在种植时,要严格执行设计,按照最佳的株行距来种植苗木。在日常管理中,该间苗时就间苗,该处理的树及时处理。充足的空间,不仅利于树木生长,而且利于田间管理。当然,我们也不反对科学地套种,但套种必需要经过充分地论证,一般应按照“相生共荣、长短结合”的思路来进行。
二、水肥无度
提起浇水、施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是个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日常的苗圃管理过程中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浇水、施肥。一位从业者说,他们浇水施肥的原则就是苗子怎样长得快就怎么办。这个观点看似没有毛病,实际是不对的。原则应该是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该浇水施肥就浇水施肥,该控水停肥也要控水停肥。用大水大肥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个老专家曾气愤地说,有些从业者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不顾一切的地用大水大肥来催苗,使原本抗寒性比较强的树种抗寒性降低,在气温并不很低的冬季遭受了冻害。在施肥方面,很多人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什么季节该施什么肥,也不知道多大的树该施多少肥。一位老苗农说,他一般都用三要素复合肥,这样保险。听了他的一席话,叶子觉得一些从业者太缺乏基本常识和技能。苗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路还很长。
叶子认为,从业者应掌握基本的植物学常识与土壤肥料学常识,要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和苗圃土壤情况。浇水、施肥应该本着适时、适量的原则,要有针对性,不能乱浇乱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微喷节水设备浇灌。施肥,最好能测土施肥,配方施肥,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肥料,充分发挥肥效。
三、修剪无章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苗圃的修剪工作也抓的不到位,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修剪。叶子在参加一个苗圃考察活动时,看到很多苗圃的苗木修剪杂乱无章。主要表现为,定干高度不一,主枝选留不科学,留芽不准确,疏枝和短截不能同时应用等等。在一个苗圃里,一位资深从业者指着一片白蜡树问叶子修剪得如何?经过仔细观察后,叶子告诉他,主枝保留过多,且有并生枝,而且保留的所谓主枝都在同一个轨迹上,没有上下错落,枝条开张角度也不够等等。听了叶子一席话,朋友觉得很有道理,要求叶子给他推荐几本关于苗木修剪的书籍,还表示要认真学习。
修剪关系直接关系到苗木的价值。两棵同样的树苗,一棵精细修剪,另一棵粗放修剪,前者的价格肯定要高,而且也好销售。随着园林绿化的升级,人们对树的品相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树干笔直,定干高度适宜外,树冠的成色也很重要,这也已经成为衡量苗木品质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