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网在线交易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花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

来源:花木网 作者:木木 发布时间:2019-04-13 13:58:17

【概要】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发出的一种农药无公害使用新技术,依据流体力学和树木内蒸腾液流传导规律,采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原理,将药液直接注入树干中,随树干中液流在蒸腾作用下迅速输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发出的一种农药无公害使用新技术,依据流体力学和树木内蒸腾液流传导规律,采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原理,将药液直接注入树干中,随树干中液流在蒸腾作用下迅速输送到树木的干、茎、叶等各个部位,从而杀死危害树木的各种害虫,并可治疗树木多种病害。

  一、技术优势

  该技术最大特点是药器合一,使用方便,用药量少,防效显著,且不受环境条件限制。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及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技术研发主要包括注药器的研制、配套药剂的研制和使用技术研究三部分。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配套使用的药剂为注干液剂,由农药原药、溶剂、乳化剂及其他助剂,如抗降解剂、抗氧化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单相透明液体,无需稀释直接用于树干注药制剂。“注干液剂”的概念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张兴教授提出。自流式树干注药过程分为打孔、削去注药器顶端、扎破通气孔、将药瓶插入注药孔内和树体对药剂的吸收五个部分。

  二、应用价值

  主要应用于城市行道树、公园、森林等林木虫害防治。对防治蛀干性害虫如天牛、几丁虫、小蠹虫等防效理想,还可用于食叶性害虫如尺蠖、袋蛾、潜叶蛾、银杏大蚕蛾、松毛虫、松叶蜂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蚧壳虫、蝉、蝽象等的防治。

p>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发出的一种农药无公害使用新技术,依据流体力学和树木内蒸腾液流传导规律,采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原理,将药液直接注入树干中,随树干中液流在蒸腾作用下迅速输送到树木的干、茎、叶等各个部位,从而杀死危害树木的各种害虫,并可治疗树木多种病害。

  一、技术优势

  该技术最大特点是药器合一,使用方便,用药量少,防效显著,且不受环境条件限制。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及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技术研发主要包括注药器的研制、配套药剂的研制和使用技术研究三部分。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配套使用的药剂为注干液剂,由农药原药、溶剂、乳化剂及其他助剂,如抗降解剂、抗氧化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单相透明液体,无需稀释直接用于树干注药制剂。“注干液剂”的概念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张兴教授提出。自流式树干注药过程分为打孔、削去注药器顶端、扎破通气孔、将药瓶插入注药孔内和树体对药剂的吸收五个部分。

  二、应用价值

  主要应用于城市行道树、公园、森林等林木虫害防治。对防治蛀干性害虫如天牛、几丁虫、小蠹虫等防效理想,还可用于食叶性害虫如尺蠖、袋蛾、潜叶蛾、银杏大蚕蛾、松毛虫、松叶蜂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蚧壳虫、蝉、蝽象等的防治。

树干注药.jpg

  三、应用案例

  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柳树天牛实验表明,对天牛危害程度不同的柳树林分,应采用不同的林间注药技术,选择吡虫啉液剂,注药量为每厘米胸径1毫升,对天牛幼虫可取得理想的防效,可达91.10%。

  1.对有虫株率约为30%,虫口密度为每株1.15头时,对有虫株采用吡虫啉注干液剂进行一次注药,可有效控制害虫危害。

  2.对有虫株率约为60%,虫口密度为每株5头时,经一年两次注药,可将第二代天牛幼虫的危害控制到有虫株率5%,虫口密度每株0.14头以下。

  3.对有虫株率约为90%左右,虫口密度为每株11头时,经两年三次注药,可将第二代天牛幼虫控制到有虫株率5%,虫口密度每株0.15头以下。

树干注药防治天牛.jpg

  吡虫啉注干液剂还可用于园林常见的其他树种,如国槐、女贞、合欢等,防治天牛、小蠹、蚜虫、蚧壳虫等害虫。特别是配合使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药器合一,使用方便,用药量少,防效显著,且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相关商品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市场行情、展会信息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网友推荐、互联网整理而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中国花木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